民族学是继贵州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之后的第三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是省民委与铜仁学院共建的省级重点学科。一直以来,民族学秉承“铜仁需求,国家标准”的科研质量理念,扎根武陵,聚焦梵净,围绕梵净山区域文化,整合了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旅游管理等多学科人才,形成了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学5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现有团队成员3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团队成员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7项,横纵向研究经费共597.17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出版学术著作21部,发表学术论文187篇,建成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个。未来五年,民族学将在优化队伍、凝练方向、平台建设、强化质量、突出特色等方面继续发力,始终用科学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增列区域内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双一流”建设等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南,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构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建设良性循环的一体化共生格局。
二、建设思路
本学科将立足铜仁学院“教学服务型”的发展定位,坚持“铜仁需求,国家标准”的科学研究原则,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团队建设为重点,以项目研究为引领,推行学科动态管理机制,激发团队学科建设热情,着力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发展基础研究,突出少数民族艺术的应用研究,强化梵净山民族文化艺术、丹砂文化、黔金丝猴珍稀动物人文关怀研究,彰显区域特色,实现民族学区域内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三、建设目标
(一)学科团队建设
柔性引进或培养1-2名领军人才,扩大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影响力,争取建设期内拥有省级专家称号;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拥有省级专家称号2人以上;各研究方向队伍配备均衡,结构合理,教授达70%以上,副教授达20%以上;建设期内力争培养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2人,四级教授3人,副教授5人;引进或培养博士5人以上。
(二)学科条件建设
在2020建成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基础上,力争建设期内增列为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培育学科;2020年申报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与中南民族大学开展民族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力争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以上,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15人以上;力争2023年申报民族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好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武陵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示范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科普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把梵净山人文生态馆和梵净山旅游文化产业创意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本学科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
(三)人才培养
建设好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以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或二等奖2项,或一等奖1项;优秀毕业生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国内外大学等做出突出贡献,产生较大影响。
(四)科学研究
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以上,其中国家项目不少于3项;纵向科研总经费100万元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CSSCI收录不少于30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论著3部以上;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三等奖3项,二等奖2项或一等奖1项。
(五)学术交流与合作
主办或协办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分组会做学术报告2人次;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含专题会议)做主题报告10人次以上;出国(境)学习或工作半年以上教师2人。
(六)服务经济发展
以中共铜仁市委重大决策研究课题为核心,完成决策咨询报告5项以上,积极发挥本学科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智库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学科领军人才和学科团队引进、培养、考核、管理的激励机制,强化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营造良好的学科文化环境;强化学科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打造以学科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团队。
(二)强化科学研究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整合多学科、跨区域优势资源,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打造高端科研平台。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健全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联合制定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引进人才培养第三方评价机制。
(四)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需求,强化智库建设;积极主办或协办学术会议,扩大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制定社会服务振兴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横向科研项目的监督与管理。